【关注全国低碳日】
全国低碳日——中国林业在行动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丁洪美
编者按
今年的6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低碳日,“低碳城市 宜居可持续”是今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在前两年活动的基础上,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国活动方案,围绕上述主题开展以建设生态文化为主线,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节能降碳为重点,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形成节能降耗、绿色消费、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倡导并践行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降碳行动,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高碳”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全球迫切需要推动低碳发展理念与实践。森林固碳具有工业减排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增加绿色容量,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生态安全等;还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适应气候变化的功能。目前,通过林业措施,增加森林植被、强化森林管理等,来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实行“增汇”减排,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林业是促进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日益加剧,特别是开采、燃烧煤炭等化石能源等,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导致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全球经济、社会和生态安全。全球气候变暖不但会引发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加、农业减产、空气污染加重等问题,而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不良影响。人类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高碳”发展已不可持续,全球迫切需要寻求低碳发展的科学之道。为此,国际社会致力于开展一致行动,促进高碳转型、低碳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森林固碳具有工业减排不可比拟的低成本优势,能够增加绿色就业、促进生态安全等;还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适应气候变化的功能。通过林业措施,增加森林植被、强化森林管理等,来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实行“加法”减排,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是维持大气中碳平衡的重要杠杆。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固定下来,这个过程被称为“碳汇”。地球上绿色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中森林占了70%;空气中60%的氧气是由森林植物产生的。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约2.48万亿吨碳,其中约1.15万亿吨碳贮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总量的46.37%。森林还是天然的吸尘器,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和微粒(PM2.5等),能降低噪音和提供负氧离子,净化和改善大气环境。此外,森林在防风固沙、护岸固堤、防洪消浪,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森林具有上述多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林业在促进低碳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森林锐减,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中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公顷减少到38亿公顷,减少了50%。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表明,2000-2005年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公顷。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目前全世界采伐热带林的速度达到了每年约1480万公顷。森林锐减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社会促进低碳发展的步伐。
当前,促进低碳发展、绿色增长得到了中国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一致认同,但由于受能源结构、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却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主要是现阶段我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局面很难短期内迅速改变,实施低碳发展仍然需要比较长的周期;而且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创新,这都需要时间和一个过程。
林业是一种典型的低碳产业,通过林业措施促进低碳发展,不仅成本低、综合效益好,真正地吸收和减少了二氧化碳,同时能够发挥多重功能和效益,而且林业措施是安全有效的。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高度肯定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在其有关评估报告中指出,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是未来30-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的成本较低,且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不管是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还是在坎昆、德班、华沙、利马气候大会,随着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深入,“减少毁林、减少森林退化、加强造林和森林保护、重视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增加碳储量”的提议,都已被大多数国家所认同。通过林业措施提升森林碳汇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共识。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说:“其他地方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近两年来,中国每年植的树是全世界其他地区加起来的2.5倍。我认为中国的表率作用令人印象深刻。”“中国造林绿化大大减缓了全球森林退化的趋势,中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对世界环境发展大有裨益,中国林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每次参加“国际森林日”活动,粮农组织(FAO)驻华代表伯希·米希卡先生提及中国林业的作用时,总是赞不绝口。
据粮农组织(FAO)发布的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在全球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中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400多万公顷,年均增量占世界的53.2%,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大贡献。2014年我国公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09-2013年)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84.27亿吨。近年来,中国持续增加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投入,特别是2009年以来,中国仅投入森林抚育的资金就达249亿元,涉及森林1520万公顷,几近覆盖全国;中国政府还划定了生态红线,以大战略推动大工程,大发展推动大跨越,林业发展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表示,中国林业要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高度,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中国政府将通过林业措施增加森林碳汇,作为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并承诺: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目前森林蓄积目标已提前实现,森林面积目标已完成60%左右。这一“双增”目标的进展情况良好。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顺利实施,得益于国家层面的有力推动,以及企业、组织和广大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确立了9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增加森林及生态系统碳汇”。通过林业措施增汇固碳、间接减排,已摆上了国家减缓气候变化战略措施的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抓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决策部署落实,国家林业局先后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行动要点》,研究提出了2020年、2030年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着力加强森林、湿地资源培育和保护,持续增强林业增汇减排能力。此外,为积极探索支持林业碳汇交易,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暂行管理办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此进一步加快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化和市场化的进程。
始于1981年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开展。从白山黑水到巍巍昆仑,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至今,中国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149.2亿人次,累计植树688.4亿株,为应对气候变化,为建设美丽中国,为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社会组织搭建平台,企业、公众捐资助力林业发展。必威体育作为中国首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的社会组织,为企业、组织和公众搭建了一个通过林业措施“储存碳信用、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四位一体的公益平台。自2010年成立以来,该基金会已获得社会各界捐赠款5亿多元,在全国20个省(区、市)实施了林业碳汇项目,组织实施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2014年APEC会议周、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竞争力国际论坛等20多个碳中和公益项目。同时,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媒体课堂”,创办“绿化祖国·低碳行动”植树节、首届“中国绿色碳汇节·绿韵-竹乐器暨竹文化艺术展”等公众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赢得广泛赞誉。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这是基于国际气候谈判的形势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作出的科学判断,明确了新时期我国林业的新地位、新使命。
发展林业 夯实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作为党的重大行动纲领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成为全球第一个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行动纲领的执政党。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必须切实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林业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着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为此,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提出,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实现林业新发展。多年以来,我国加强植树造林、森林资源保护、荒漠化治理、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而言,森林质量不高、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在新常态下,中国林业将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将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坚定不移地扩大森林面积;科学抚育经营森林,不断提高森林质量效益;加大森林保护力度,切实巩固森林资源培育成果;积极创新林业发展体制机制,为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提升森林功能提供不竭动力。同时,中国将逐步扩大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范围,把所有的天然林都保护起来;继续安排退耕还林任务,着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严格保护自然湿地,科学修复退化湿地,提升湿地保护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严守生态红线,决不越雷池一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我国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职责。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中国林业正扬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风帆,着眼民族永续发展,致力于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特约刊登: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必威体育、国家林业局机关服务局
新闻链接
全国低碳日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取得长足发展,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由于能源结构不合理和发展方式粗放等原因,我国生态环境和资源供应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只有加快低碳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我国城乡居民节能低碳理念和知识的普及远远不够。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节能低碳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设立全国低碳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普及低碳知识和发展理念,其意义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低碳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满满的正能量。
2011年,根据专家学者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国务院提出设立全国低碳日的建议。2012年9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全国低碳日,从2013年起,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作为全国低碳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该节日在全国的各项活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全国低碳日在时间上把气候变化宣传活动和节能宣传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全社会从整体上认识应对气候变化与我国长期坚持的节约资源能源基本国策的关系,也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抓住低碳发展的着力点,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落到实处。
低碳日标识
在2013年6月17日我国首个全国低碳日,国家主管部门正式发布全国低碳日标识。该标识外轮廓为大写英文字母“C”,是英文碳的缩写;内圈用低碳两个字的汉语拼音首个字母“D”和“T”作为设计元素,组成三人手拉手的图案,象征着政府、企业和民众携手参与低碳行动;下半部分设计成地球的形状,同时看着又像一艘船,代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推动低碳发展,保护全球气候;整个标识以绿色为主色调,代表着绿色低碳环保,船上三个“低碳”人搭配红黄蓝三原色,象征着原生与变化。
设立低碳日的意义
国家设立低碳日旨在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这是我国政府为提高全社会节能低碳发展意识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必将有利于在13亿国人中普及低碳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有力地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天更蓝、水更清、人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解振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设立全国低碳日是国务院着眼我国低碳发展大局作出的重要决定,体现了国家对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的支持和重视。推进低碳发展,是落实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在低碳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公众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向社会宣传节能低碳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向公众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另一方面带动公众亲身践行节能低碳生活,将节能低碳要求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营造全社会共同实现节能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历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主题
2013年6月15日至21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7日为全国低碳日。这一年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2014年6月8日至14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0日为全国低碳日。这一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