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昌江不断加大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持续开展退塘还林还湿、红树林湿地定期监测等保护专项行动,促进红树林面积持续扩大,为筑牢绿色海岸线持续发力。
生机勃勃的红树苗(王学武 摄)
近日,记者在海尾镇南罗村看到,一米多高的红树苗整齐排列,尽管枝叶尚未完全连成一片,但已初具规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眼前的这片红树林在几年前还是一片虾塘,不仅水质差,还散发着难闻气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渐突出。得益于退塘还林还湿后,如今这里的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的改善。
南罗村红树林初显成效(杨萍 摄)
海尾镇南罗村驻村第一书记汪德政说:“红树林种植后,每年都有大批候鸟到这片红树林过冬,为其提供了栖息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丰富了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空间,增加了渔业资源。”
在红树林保护修复过程中,护林员每天都会不定时进行巡查巡护,同时通过视频监控、水质监测等方式,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红树林违法行为。目前,新种植的红树林长势良好,沙虫、螃蟹等生物栖息其间,也为过冬候鸟提供了栖息场所。
县林业局海尾管护站护林员钟振方说:“我们巡护主要是防止村民在树林里挖螃蟹挖沙虫,破坏掉红树林,同时也大力宣传保护红树林,保护生态平衡。”
据了解,受气候和水文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县沿海地区红树林生长面积较少,主要分布在海尾镇和昌化镇沿海,现存的红树林群落稀疏成片面积不大,个别滩涂上零星生长一些红树林幼苗和林木。为改变这一现状,增加红树林面积,昌江积极实施红树林营造工程,2020年以来,我县在珠碧江河口实施了《昌江珠碧江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完成新营造红树林面积1200多亩。2023年在全省公益林调整工作中,我县及时将昌江珠碧江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新增红树林种植面积1200多亩,全部划入林业生态公益林管护,实行网格化巡护。
县林业局副局长刘永国说:“积极对接省级主管部门,加强对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管理培训。争取省级部门财政支持,更好推进我县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总编辑 / 林蕾妮
主 编 / 符许尖
编 辑 / 何信伶
责 编 / 陈新宇
审 核 / 李德乾 陈家漠 林锋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