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双碳资讯 > 固碳故事 > 正文

红树林,“金”树林

媒体:广西新闻网  作者:覃鸿图
专业号:林森
2025/7/3 9:20:18

“红树林是什么颜色的?”6月28日,观光车满载游客驶入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导游张小芳的提问,瞬间点燃了游客们的好奇心。

“红的!”“绿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回答。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覃坚 摄(资料图)

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叶子葱郁翠绿。其得名,源于树皮富含单宁酸,可提炼出红色染料。

在广西,红树林是一张耀眼的生态名片。广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殷切嘱托,像爱护眼睛一样,精心守护这片珍贵的生态资源。

201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以下简称条例);2025年3月,该条例再次修订,并于6月1日起施行,为红树林保护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律保障。

目前,广西红树林湿地面积达1.06万公顷,在全国排名第二。蜿蜒的北部湾海岸线上,红树林宛如一条灵动的绿色飘带,又似一排排坚毅的“海岸卫士”。它们傲然挺立、无畏风浪,成为广西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筑牢祖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生动注脚。

落实责任,法规护航红树林

“放心,有红树林在,再大的浪也会温顺起来。”当远处的海浪汹涌袭来,站在岸边的合浦县山口镇北界村村民莫恩智神情自若,指着眼前的大片红树林对记者说:“我们村的房屋和田地安然无恙,得感谢它们。”

红树林不仅是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而且能防风消浪,海边人视其为“保护神”。

然而,红树林的生存也曾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全球范围看,1980年到2000年,全球35%的红树林逐渐消失,平均每年损失近15万公顷。在国内,20世纪50年代,红树林面积约5万公顷;至2000年,锐减至2.2万公顷。

“上世纪最后20年,是我国红树林损失最严重的时期,围塘养殖是主要原因。”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博士苏治南介绍,“经过多年大力保护,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的国家之一,但仍面临红树林局部退化等问题。”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来到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他强调,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广西分布着12种真红树植物,占全国种数的44%,还有8种半红树植物,同时分布有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红海榄林、城市红树林及沙生红树林。

在合浦县沙岗镇南流江入海口的一处红树林保护区,成千上万的白鹭在这里栖息,构成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 摄(资料图)

如何保护好这一珍贵资源?广西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以立法为武器,为红树林撑起保护伞。2018年,广西成为全国第二个专门为红树林资源保护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省区。

今年70岁的莫积瑞,是莫恩智的父亲,早在1993年就自发守护红树林。随着广西狠抓制度建设,强化护林巡查机制,他被正式聘为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3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保护区滩涂,还补种了几千棵红树,“看着它们茁壮成长,心里就很暖。”

前两年退休后,莫积瑞对红树林满是不舍,便把在外地务工的儿子莫恩智叫回来,接过守护红树林的接力棒。

从老莫到小莫,这是一份热爱、一份传承,更是广西建章立制、加强巡查护林工作的生动写照。

良法促善治。广西沿海三市积极践行条例,实施网格化智慧监管,设立红树林林长,实施生态修复等举措,红树林面积逐年增加。

尊重科学,生态修复闯出新路子

在北海市冯家江流域,流水从梯塘潺潺而下,一个个曾经废弃的虾塘,如今已被治理成碧水悠悠的景观,倒映着岸边秀丽的红树林。

冯家江是北海最大的内陆潮汐河。2018年之前,沿岸分布着2000亩虾塘、24个养猪场等,每天排入江中的污水高达约4.5万吨,相当于24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

数据触目惊心,人们很担心江水出海口附近的金海湾红树林遭受破坏。为此,2018—2021年,北海投入约24.8亿元,全面开展冯家江流域综合治理。

先做“减法”,清退虾塘、清除淤泥、截污治污;再做“加法”,科学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持续添绿。“包括冯家江流域在内,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共种植红树林300多亩,修复红树林3000多亩。”北海市林业局副局长周国福介绍,该治理案例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红树林生态修复并非易事。除了资金保障,广西还全力强化科研支撑,优化修复方案,提升修复质效,让一片片滩涂重披绿装。

在广西北部湾多片红树林生态修复滩涂,苏治南时常拖着沾满泥土的水鞋行走,不时蹲下检查红树苗的健康状况。

藤壶和牡蛎等固着动物,常常影响红树林造林成活率。“我们开展了一项历时3年的试验,结果令人惊喜。”苏治南说,他们在红树林中投放青蟹,利用青蟹清除固着动物,不仅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还在一块1.09亩的试验区,收获了55只高经济价值的青蟹。

从全球范围看,毁林围塘养殖是红树林消退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创新试验的“虾塘红树林蓝碳生态农场”于2020年入选《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国履约成功案例,使广西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探索走在世界前沿。

在科研的有力支撑下,广西红树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提前两年“交卷”:2023年就完成了《广西红树林资源保护规划(2020—2030年)》中2025年“保有量突破1万公顷”的目标。

擦亮名片,红树林变身“金树林”

2023年9月15日,广西首宗蓝碳交易——钦州孔雀湾红树林产生的500吨碳汇量成功挂牌成交,引发广泛关注。

这源于钦州孔雀湾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清退围堤、还海于林。该项目培育了约400万株红树苗,创造了直接经济价值超1000万元。

红树林变身“金树林”,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这正是条例实施取得的显著成效。“条例明确,在不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不超出资源承载能力等前提下,鼓励依法开展符合红树林资源保护要求的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等活动。”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尚明磊表示。

在广西沿海三市,海风轻拂,红树林如绿色波浪般起伏。林下,招潮蟹、弹涂鱼等海洋底栖生物活跃其中,生态之美使红树林旅游热度不断攀升。

“红树林是全球候鸟迁徙重要的停歇地和中转地,我们每年都组队来防城港旅游、观鸟。”来自吉林的金先生,对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生态赞不绝口。

用好红树林的金字招牌,今年防城港开展旅游年活动,实施“引客游边海”计划,进一步提振旅游消费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北海推出红树林赶海耙螺比赛等特色活动,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红树林 ”拓展生态旅游业态,助力北海旅游业蓬勃发展。2024年,北海接待游客6120.6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实现旅游收入783.9亿元,同比增长18.1%。

红树林生态效应持续释放,区域海鲜、养殖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升。凭借北部湾红树林海鸭蛋这一“金地标”,北海海鸭蛋在全国海鸭蛋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出口澳洲。

走进金海湾红树林,正午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缕缕金光,漫步栈道的游客们不时交流着红树林的生态奥秘。

“现在要是导游再问我红树林是什么颜色的,我会说它是五彩斑斓的,因为它集生态、科研和观赏价值于一身,生命无比多彩。”游客王红英的话语,饱含对红树林的深刻理解与由衷赞美。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谢穆

阅读 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