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会威胁人类健康、影响农业生产、影响林业发展、影响水资源质量,甚至是威胁沿海城市及海岸带安全、威胁冰川与冻土安全,同时,可能影响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在极端情况下,会威胁城市安全、威胁重大工程安全。
那么,气候究竟“为何而暖”?
我们该如何让变暖“脚步放缓”?
这些气体形成了“温室”
“温室气体”这个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事实上,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统称为温室气体。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水汽 (H2O) 、二氧化碳(CO2) 、臭氧 (O3)、甲烷(CH4) 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规定管控的温室气体有7种,包括:二氧化碳 (CO2)、甲烷(CH4)、氧化亚氮 (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 (SF6) 和三氟化氮 (NF3)。
碳排放何时“达峰”?如何“中和”?
01
什么是碳达峰?
碳达峰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历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实现碳达峰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脱钩”,即经济增长不再以碳排放增加为代价。
02
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在规定时期内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移除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有关报告,碳中和即为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节能降碳,我们能做什么
01
节约用能
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灯,防止“水长流”,选购绿色家具和环保建材;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多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02
减少浪费
食物浪费会带来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要节约粮食,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把“光盘行动”进行到底。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家家践行绿色生活。
03
绿色出行
倡导“135”行动,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优先使用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去一些停车位相对紧张的地方可以选择打车等。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