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双碳资讯 > 固碳故事 > 正文

“两山”理念诞生地的使命担当(共话“两山”理念系列谈 )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杨卫东
专业号:林森
2025/7/17 9:23:20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现有林地面积177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0万亩。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

20年来,安吉县始终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根本指引,全面聚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探索林业赋能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全县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首个国家生态县、首个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县。

深刻认识“两山”理念实践内涵

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余村这个小山村出发,走向全国,载入党章和宪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无比强大的实践力量。

这一理念蕴含着系统生态观,为我们指明了发展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你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发展的不二法则。这些年来,我们正是始终坚持把绿水青山作为安吉最宝贵的财富,不断增强系统观、全局观、可持续观,持续推进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从而实现了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浑然一体、和谐统一。

这一理念蕴含着绿色发展观,为我们明确了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是意味着不要发展,而是对原有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和财富观的全新变革,对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系统重塑,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大进步。这些年,安吉正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在好风景里孕育好经济,从而探索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好路子。

这一理念蕴含着民生福祉观,为我们提供了发展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两山”理念的生命力,就在于要把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人民的金山银山,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这些年,安吉正是始终根植为民情怀,突出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富民,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广大老百姓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获得感,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追求和幸福标配。

全面推进护林兴业安吉实践

20年来,安吉县牢固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理念,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着力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有力促进了林区繁荣、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

粗犷变精细,以系统思维夯实生态本底。坚持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大抓森林资源保护,着力构建现代化林业治理体系,坚决守住县域生态环境家底。

一是治理方式从“人盯防”向“云智控”转变。以数字化构建“人防 技防 智防”三防体系,创新打造全国首个“生态共治中心”,统筹整合9部门资源,上线“生态共治大脑”驾驶舱,融合无人机AI巡航、林长智保等10余个专业平台,归集3.8亿条数据,实现对“林、气、水、废、矿”问题智能研判、综合处置,有效推动治理从分散走向协同,让每一片山林都能实时尽收眼底、全程守护。

二是基础设施从“羊肠道”向“五彩路”转变。围绕百万亩竹林,建成覆盖2000公里林道、索道的竹林经营网络,超出省平均林道路网密度30%。耗时3年投入近20亿元新建“五彩共富路”3000公里,串联村咖、民宿、茶山等节点,实现全县34个A级景区全部通达等级公路,让竹海青山变成了林区振兴的致富通途。

三是生态质量从“保生存”向“求共生”转变。构建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长效机制,运用AI物种识别技术,动态掌握野生动物种群分布,与中华秋沙鸭、鸳鸯等珍稀濒危候鸟集聚地的水库、村庄达成共护协议,入选首批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以森林为纸、生灵为墨绘就万物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单一变多元,以改革之力拓宽兴业通道。持续在绿水青山间厚植新质生产力,以改革硬招推动森林资源全链增效,让绿色成为林业发展最亮眼底色。

一是产业链条从“平面延伸”向“立体增值”转变。构建“树上采、林中养、地下种”立体格局,联合科研院所攻关品种与栽培技术,探索“林药 林菌 林禽”复合种养模式,成功发展林下经济29.1万亩,年产值达3.5亿元,让林下“方寸地”变身增收“聚宝盆”,走出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林业发展新路。

二是产业形态从“制造工坊”向“创新集群”转变。出台竹产业扶持政策10余项,建设并投运主材分解点106个,推动竹产业深加工产品占比提升至63%。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产学研协同答题-市场阅卷”体系,推动竹产品拓展至八大系列3000多种,成为全国首个“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实现了从“卖原竹”到“卖制品”“卖设计”的华丽转型。

三是价值实现从“卖产品”向“卖场景”转变。大力发展林地露营、林下采摘、竹林咖啡、竹林研学、竹文创等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千家乡宿”“百村万帐”“乡村咖啡馆”“音乐节”等沉浸式乡村文旅矩阵,连续七年位居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让森林成为承载“诗和远方”的优质场景。

分散变集中,以利益联结推进强村富民。聚焦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森林资源高效转化为富民资本,让漫山翠竹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摇钱树”“幸福树”。

一是资源整合从“碎片化”向“规模化”转变。深化林地经营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户-村合作社-县‘两山’合作社”三级收储流转入股机制,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引导组建119家村毛竹专业合作社,流转整合竹林84万亩,实现千亩以上竹林行政村全覆盖,推动碎片化竹林经营权向集中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二是利益分配从“一次性”向“可持续”转变。建立“国企 合作社 农户”利益联结体,由国企代管林地流转金,投资到具有稳定收益的“两入股三收益”项目中,让林农分股金、收租金、挣薪金。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股本金收益分红约5亿元,直接受益人群达县域农户的75%,辐射带动167个村集体均增收100万元、户均增收6500元,生态红利成为林农增收的“源头活水”。

三是项目建设从“政府管”向“全民护”转变。全省首创林地空间综合治理,争取山坡农用地和平原林地置换改革省级试点,完成置换造林4万亩。积极引导林农参与林业项目建设,直接带动参与项目的村集体年均增收50余万元,林农人均劳务增收约7000元,“造林护林也能增收”成为全民共识。

奋力谱写“两山”实践林业新篇

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新起点,安吉县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保护为先、改革为要、发展为本,感恩奋进、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县域林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矢志不渝护绿增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扎实开展生态空间优化协同赋能工程,高质量实施长三角生态屏障、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生态廊道网络完善、城乡绿化美化升级等项目,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碳汇增量能力,为子孙后代守护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生态根基。

深化改革攻坚破难,释放林业发展活力。聚焦林权“三权分置”深化、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林业金融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等关键领域,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探索推进林地经营权收益权证制度,健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体系,提升林权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充分激发各类林业经营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聚力产业提档升级,拓宽富民增收路径。加快竹材在建筑、家居、包装、日用品等领域的规模化、高值化替代应用,抢占“以竹代塑”产业高地。坚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持续深化“两入股三收益”机制,积极培育竹工艺体验、竹林康养、竹乡民宿等新业态,推动绿水青山释放更大经济效益,让林业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坚实脊梁和活力源泉。

图片

作者:浙江省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

编辑:李圣薇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阅读 6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