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双碳资讯 > 气候变化 > 正文

龙江森工:聚焦“双碳”目标 推动绿色发展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刘贺
专业号:林森
2025/7/2 12:23:16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以其强大的碳汇功能和作用,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龙江森工集团聚焦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大力培育森林碳汇资源,抓好重点碳汇项目储备,建立健全林业碳汇数据库,深入推进国家和省级森林碳汇试点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林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今年,龙江森工集团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技术方案与实施方案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为全国林业系统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龙江样本”。

精准施策

为“双碳”目标夯实绿色基底

如何在“双碳”背景下实现新作为?

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龙江森工集团持续探索研究高碳汇树种筛选技术体系,系统提出了适宜区域碳汇造林树种、配置模式、经营管理等关键技术,坚持适地适树,优先营造混交林,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高。

与此同时,龙江森工集团坚持做实生态建设“加法”,全面践行林长制,深入开展“护林658”行动,创新设立“4·20”森工植树日,持续推进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实现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不断汇聚起百万林区人强大的绿色力量和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信心和决心。

“十四五”期间,龙江森工集团累计完成营造林297.9万亩,造林总株数突破1.15亿株,构筑起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专业测算显示,仅2024年一年完成的造林绿化任务,未来10年将提供约22万吨碳汇量。强有力的务实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龙江森工林区生态碳汇能力,还充分展现了践行“双碳”战略的国企责任和担当。

创新实践

撬动生态价值发展新引擎

发展林业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压舱石”。龙江森工集团充分发挥碳汇开发和GEP核算领域的先发优势,加快构建“碳汇 生态”双轮驱动的业务新格局。

“龙江森工的方案首次将‘存量与流量双维度’核算模型应用于国有林区,既量化森林资源的长期生态价值,又动态评估年度服务增量,为林业碳汇交易、生态补偿机制奠定了科学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世荣对龙江森工GEP核算方案给予充分肯定。

从植树增绿夯实生态家底到“核算生金”激活绿色动能,龙江森工集团的生态实践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探索出了“生态保护—价值核算—产业转化”的闭环路径,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国有林区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生态价值量化实现“破冰”并迈入标准化、数智化新发展阶段。

转型发展

从“双碳”目标中深挖经济效益

生态资源是林区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龙江森工集团抢抓“双碳”目标的发展机遇和经济价值,积极在林业碳汇交易上先行先试。

根据碳汇市场需求,龙江森工集团积极开发CCER碳汇自愿减排产品,制定下发《龙江森工集团CCER项目开发储备实施方案》,积极推进CCER项目机载激光监测,完成激光监测林场(所)4个、监测样地18个,实现监测总面积14540.05亩;探索红松、落叶松、云杉人工林固碳增汇新模式,设置监测样地和对照样地118块;编制完成林口林业局公司CCER项目的PDD文件,预计年均减排量4074吨,40年计入期总减排量超过16.29万吨。

“通过购买碳汇量,企事业单位可以抵消其营业网点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其他相关但非直接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森工碳资产公司负责人表示,“如今,好空气也能卖钱啦!”

龙江森工集团与七台河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双碳技术 工矿城市转型”模式;森工碳资产公司成功中标,成为2025年第9届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碳中和顾问机构,龙江森工向第9届亚冬会捐赠了1万吨碳汇减排量,积极助力“零碳”亚冬会;创新“碳汇 ”合作模式,将“碳汇 ”引入生态司法,融合推进林业碳汇、农业碳汇、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赔偿等评定工作;与省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合作开展碳中和项目建设,覆盖营业网点达103个……龙江森工集团正以构建大生态格局为主线,着力打造林业碳汇经济先行地。

下一步,龙江森工集团将不断提升森林固碳、增碳、扩碳能力,以建成森工造林碳汇、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数据库为核心,实现龙江森工“双碳”绿色平台数智化管理和森林经营精准提升,力争实现更多碳汇交易。

图片

编辑:李圣薇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阅读 8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