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应对气候变化 > 固碳故事 > 正文

“绿色标尺”标出青海生态环境“精细刻度”

媒体:金台资讯  作者:何敏
专业号:林森
2024/12/3 10:09:59

                       冬日青海湖风景。

青海湖畔的藏羚羊。青海日报记者 何敏摄

奔腾的长江、黄河、澜沧江逶迤东流,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风光壮丽……在青海这片热土上,每一处特色鲜明的自然美景都彰显着青海的生态魅力,在这背后,少不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保驾护航。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2022年,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制定《青海省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方案》,报省政府同意后印发。同时,指导全省8个市州先后发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建立起全省、五大生态板块、市(州)、县(区)四级生态环境管控体系。

2023年,省生态环境厅组织技术团队完成各市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实施情况跟踪评估调研,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实施情况跟踪评估。同年,在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及“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完成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

2024年,省生态环境厅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制定并报请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聚焦全省五大生态板块、四级生态环境管控体系,按照“一单元一策略”的原则,明确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要求和职责分工,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塑造绿色发展新动能,全面推进美丽青海建设。

三年来,青海省持续深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设,创新成果有力赋能环境准入制度改革,形成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

“我们在‘多规合一’的基础上,坚持‘一张蓝图’统筹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管理要求,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抓手,逐步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进全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处处长马强介绍说。

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助力高质量发展

11月7日,记者来到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的G109小峡口(王家庄至昆仑路段)改建工程唐蕃隧道施工现场,只见隧道口两侧的边坡“披着”山体绿化仿真绿叶网,远远看去好似覆盖了一层绿植,给施工区域增添了不少生机。在施工现场通往西宁市区的临时道路上,专门设置有全封闭洗车平台,“浑身”泥土的运输车辆在进入市区前都会在这里“洗白白”再走。

“这片施工区域属于一般管控区,我们按照相关要求,高标准执行大气污染防治要求,施工现场严格落实6个100%控尘措施,场站内设置了电子扬尘监测系统,采取了及时对扬尘进行检测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生态环保优先的同时,按时完成施工任务。”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晓伟说。

今天,海南藏族自治州已成为全省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的主战场之一。在海南州光伏产业园区内,超过700万块光伏板逐光而列、连绵起伏,远远望去,就像熠熠生辉的“蓝色海洋”。

营造这么大片的“蓝色海洋”,更要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遵守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为此,海南州生态环境局在项目环评、审核、监管等环节层层发力,包括加强园区企业入驻把控,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等角度对项目环境可行性进行分析;对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规划具体项目时,大力落实在设计阶段对风机、道路、升压站和送电线路进行优化比选;优先选择荒地裸地,避开植被发育区域,避让有林地;临时占地区尽量选择裸地、荒地、未利用地等生态环保理念。

在全省层面,省生态环境厅积极促进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系列管控要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度衔接,在矿产资源开发、油气田开发、公路工程、水利设施、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项目环评审批中充分分析论证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符合性,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从布局上降低环境风险。

同时,不同管控单元均实施“一单元一策略”,支撑重大发展战略、引导产业布局、服务项目落地,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优化产业布局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不断完善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绘就了必威体育生态环境“高颜值”,也助推经济发展实现“高素质”,为全省各类园区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园区全面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新动能。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生物园区)紧邻市民生活区,地理位置相对特殊,加之园区内入驻时间较长的企业众多,强化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引领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1月7日,记者先后来到位于该园区的青海格拉丹东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青海黄河嘉酿啤酒有限公司进行采访,看到在这两个已入驻园区二十多年的老企业里,现代化的污水处理以及排污设施一应俱全。

“园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我们的各种排污设施、污水处理系统是经过了多次升级改造,才达到园区最新标准要求的。”青海格拉丹东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副总潘晓说。

除了对原有排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青海黄河嘉酿啤酒有限公司的相关数据也由第三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控,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在入驻时间较短的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污水处理系统目前日处理污水达750吨,还有今年从德国引进的价值40多万元的先进降噪设施,这些都无一不在表明,这家企业正在把“环保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生命线”落到实处。

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建设,在助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生物园区严格落实西宁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将园区规划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衔接。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规划针对园区内现有企业和新入驻企业的产业布局、生产工艺与装备水平、清洁生产水平、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用水指标、回用指标、能耗指标等提出新要求,力争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在这方面,省生态环境厅下大力气促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与规划的衔接落实。在湟水干流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海东市分散式风电发展规划、南川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规划、格尔木工业园规划修编、东川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规划、零碳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民和工业园总体规划、旺尕秀煤矿区等规划环评工作中纳入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对园区产业定位、布局、结构、规模、实施时序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为青海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阅读 148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