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威胁人类基本生存条件。随着全球持续变暖,极端高温事件预计将在许多地区变得更常见、更剧烈且持续时间更长。高温常态化要求城市规划、基础设施设计进行根本性调整。
近来,高温天气席卷北半球多国,各国气象和卫生部门呼吁民众注意防暑降温。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前三周,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这一数值正是《巴黎协定》设定的气候安全阈值。今年7月,当北半球多地气温突破40℃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敲响警钟:“极端高温不再是罕见现象,它正在成为新的生存常态。”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12个国家直接宣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极端高温已导致多地供水压力加剧,全球27个国家被列为“极高水压力”地区。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寒潮也是其中之一。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6月入冬以来已经历多次寒潮。在新南威尔士州古尔本市,6月22日早上的温度已达到零下10摄氏度。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速度是过去2000年来的6倍,气候系统正以每10年0.27℃的速度持续升温,远超20世纪70年代每10年0.2℃的增幅。
专家指出,随着全球持续变暖,极端高温事件预计将在许多地区变得更常见、更剧烈且持续时间更长,夏季高温来得越来越早。这些变化将对人类健康、粮食与水资源安全以及生态系统产生广泛影响。全球气温每升高0.1摄氏度,人们将经历更频繁和更极端的气候灾害,比如热浪、干旱、洪水和飓风等。
值得关注的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夫将在7月9日的“金砖国家可持续性与能源转型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深入阐释该行在推动成员国绿色转型中的战略定位与融资创新。这被视为金砖国家应对全球气候治理挑战的重要政策信号。同时,关键数据也揭示了矛盾核心:2021至2022年全球气候资金流动仅1.3万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2030年需求高达10万亿美元。
绿化是应对全球高温的有效方式之一,对保护城市生态、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城市树木覆盖率每增加1%,地表降温幅度可达0.5℃。通过提升城市树木覆盖率、优化种植结构及利用植物降温机制可显著缓解高温影响。
西班牙马德里近年来通过多项生态工程构建了多层次的绿色走廊体系。该项目投资440万欧元打造贯穿25个市镇的环形生态走廊,全长200公里。通过种植12.5万棵本土乔木和灌木,形成连接瓜达拉马国家公园及三大区域公园的自然网络,并设立20个传粉动物保护区、4个水域生态区及85个鸟类栖息地,显著提升了生物多样性。
按照巴黎市政府的规划,从2020年到2026年,巴黎还将再种植17万棵树。关于树种,将更多选择适应干旱天气和巴黎气候的树种,例如耐干旱的普罗旺斯朴树、拜占庭榛子树、波希米亚橄榄树等。
摩洛哥通过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植树造林应对荒漠化。其93%国土属干旱气候,政府制定国家森林战略、绿色摩洛哥计划等政策,2005年起大规模种植耐旱树种,并推广农业滴灌技术。2030年计划恢复100万公顷土地,已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帮助10万民众受益。
新加坡的“绿色市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2030年前,在全国所有现有组屋区推广应用具有降温效果的隔热涂层,旨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试点项目结果显示,隔热涂层有效降低了环境温度,并减少了居民的用电量。除了隔热涂层,“绿色市镇计划”还包括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组屋市镇温度、雨水回收、减少废弃物、推广绿色出行等。
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威胁人类基本生存条件。高温常态化要求城市规划、基础设施设计进行根本性调整。城市层面需进行适应性升级,如改善排水系统以应对暴雨内涝,加强电力设施的维护与升级以应对高温用电高峰。此外,通过基础设施升级与城市绿化等手段,提升城市抗灾能力。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绿色屋顶”和“城市湿地”,以缓解热岛效应。
总 监 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