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双碳资讯 > 固碳故事 > 正文

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全国家具储备林建设先行区的南康实践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朱金灵
专业号:林森
2025/5/13 10:08:32

历经30年发展,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打造了规模宏大的“千亿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最大的实木家具生产制造基地以及木材和家具交易集散中心。

随着家具产业发展,新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如今,南康区拥有家具企业8000家,年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其中80%依靠进口。这种过度依赖进口的状况,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南康家具储备林显得必要又紧迫。

近年来,南康区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机制集成,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道路上创新前行,打造具有鲜明家具特色的国家储备林体系,为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政策集成:筑牢改革保障基石

深化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激发林业经营活力。南康区针对基层林木采伐中的痛点、堵点,出台了《进一步深化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方案》。其中,对非疫区内松科植物采伐限制的探索开放,为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开辟了新的空间。人工商品林蓄积不足30立方米实行承诺制采伐,并放宽人工商品林抚育强度。同时,基层林业窗口全面建立,并将人工商品林采伐审批权限下放乡镇,为林业经营者提供了更多便利。

优化公益林范围,释放林区发展空间。在南康家具储备林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大框架下,南康区对公益林范围进行了深度优化。重点针对那些公益林天然林比例超65%(以村为单位)、零星分布碎片化严重且不符合集中连片原则,以及地力条件好、交通便利、水源丰富且生态区位不重要的公益林进行调整。通过乡镇宣传、农户申报、林业审核、村级公示、县级上报的方式,确保调整过程公开透明,真正做到还利于民,释放林区空间。

围绕家具储备林建设,南康区在基层服务保障方面加大力度。在林区公路建设方面,重点支持林业产业路、旅游路、防火路等建设,在政策、资金、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对于符合林业生产服务用地的林区道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硬化升级。同时,积极探索开展林业产业直服用地下沉审批,2024年已取得显著成果,建设防火应急道路44.17公里,建设林业产业直服用地约313亩。

措施集成:汇聚改革强大推力

破解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原材料问题,南康区探索出“政府搭台 央地合作 乡村振兴 ”模式,引导家具企业积极造林,大力推进家具储备林建设。

区林业分局科学规划造林区域,精心设计树种配置和造林模式。出台林地流转及林木收储方案,由政府承担林地流转工作,企业“拎包入住”,能够直接开展林业产业经营。此外,配套采伐指标,并提供林业经营管理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南康区出台鼓励支持家具企业造林政策意见,优先保障家具企业造林用地需求,争取上级补助,并且在林业龙头企业申报上对参与造林的家具企业给予倾斜。同时,配套建设林区道路与防火林带,有效降低了企业造林初期的投资成本。大力推广先进造林技术,结合家具产业用材需求,积极倡导培育木荷、枫香、泡桐等乡土树种混交林,建立监测评估机制,确保造林质量与效益。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南康区进一步探索家具企业反哺国储林建设的路径。家具企业派遣专业团队与国储林建设项目组合作,共同规划、实施和管理造林项目,将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带入国储林建设中。家具企业为国储林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保障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通过参与国储林建设,家具企业实现木材原料的自给自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助力产业链延伸与协同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家具企业逐渐成为国储林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机制集成:护航改革行稳致远

南康区创新林业登记机制,出台了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管理办法,将承包经营权证覆盖不了的非木质化利用收益权纳入林业经营收益权证登记范畴,有效解决了林业经营权可确权、可流转、可交易、可融资的问题。这一举措打开了社会资本“进山入林”的大门,增强了林业经营的活力。目前,南康区已颁发林下经济收益权证5本,涉及林地面积1.55万亩。

为健全家具储备林制度,加快家具储备林项目建设,南康区出台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设项目林地流转方案。建立了以国有林场为收储平台,以区乡投公司、区旅投公司为担保主体的林地流转机制。对家具储备林范围内的林地一次性支付40年流转费用,使林地流转更加规范稳定。

为解决资金难题,南康区积极开展家具储备林、林下经济、公益林、天然林补偿等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鼓励金融机构与林业产业大户合作开展林权贷款服务,有效解决了林业发展中“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联结经营:实现生态经济共赢

南康区通过采取央企合作、社会造林、“国有林场 集体”等多元化造林模式,推进建设家具储备林高质量示范基地。其中,引进央企合作建设35万亩国家家具储备林。通过实施林相改造和中幼林抚育,优化树种结构,逐步提升林木品质,为南康家具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原材料支持。目前,已有8家林业企业达成意向协议,计划营造家具储备林1.2万亩。

家具储备林建设可以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南康区已引进碳汇公司,开发13万亩碳汇林,实现了社会得绿、林农得利的目标。

在家具储备林建设期间,每年提供28.4万个工日,相当于1200余个就业岗位。目前,南康区已初步完成3.4万亩家具储备林的林地流转,并在十八塘乡建设了5013亩家具储备林,构建起“企业 集体 农户”的联结经营模式。该基地每年聘用105名工人,每年用工达10232人次,成为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

图片

编辑:李圣薇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阅读 10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