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双碳资讯 > 固碳故事 > 正文

“两山”理念 绿色答卷 | 改革创新交出“林改四问”新答卷

媒体:必威体育  作者:尚文博
专业号:林森
2025/8/6 9:07:0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完善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实践,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山区林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这项重大改革,多次深入林区调研、指导林改工作,提出“林改四问”——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林改四问”,直面林改核心问题,不仅涉及林业政策优化和资源配置方式重构,更触及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生计保障等深层次矛盾,从“两山”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视角,呈现了关键制度创新中的生态文明逻辑。

我国现有集体林地25.68亿亩,占林地总面积的60.26%,分布在全国2600多个县,涉及1亿多农户。20多年来,集体林改经历了试点“破冰”、扩大开展、全面推进等阶段,现已进入到持续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我国已顺利完成集体林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勘界发证工作,全国发放林权证1亿多本。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

集体林改持续深化,彰显出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也重塑了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守住并盘活了绿水青山,打造并壮大了金山银山,在“两山”转化中迸发出创新实践活力。

进入新时代,集体林改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更好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答好“林改四问”,是新时代深化集体林改的重要使命,是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站稳根本的人民立场,赋权赋能、改善民生。人民立场是集体林改最核心的价值导向和根本出发点。这项重大改革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积极作答“林改四问”,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的红利不断惠及人民,持续增强林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底线思维,不搞“一刀切”、强迫命令。通过产权制度的根本性改革,保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将集体林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态资源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真正交给农民,让农民成为山林的主人、经营的主体、受益的主力,让农民真正吃下“定心丸”。

强化系统的制度设计,落地见效、可及可感。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为深化改革擘画了新蓝图。国家林草局制定“1 N X”工作方案,明确深入推进集体林改的任务书、时间表、作战图。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各部门系统集成、创新制定相关制度机制和政策措施,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各省(区、市)纷纷出台实施方案,实行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全国已有31个省份出台深化集体林改省级方案。及时把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变成国家的好政策、好措施,从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反馈效果等方面形成闭环,推动政策制定更有穿透力、更让基层可及可感。林权证和房产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林权抵押贷款解决“活树变活钱”,公益林补偿金直接打卡到户,林票碳票可流转交易,重点林区县农民收入四成来自林业。

作出务实的路径选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森林资源是集体林区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各地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针对集体林地分散细碎的特点和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状,规范有序推进集体林权流转,由小山变大山,促进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鼓励农户开展股份合作经营、家庭联合经营、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推动国有林场、林业企业与村集体、农户开展联合经营。紧贴林业经营者需求,推出信贷、保险、基金、债券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同时,通过财政奖补、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大力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各地创新林权融资渠道,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健全林权评估、收储、担保、处置等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锚定科学的目标导向,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集体林改不仅是林业领域的变革,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人与自然关系维度上的重大制度创新。改革锚定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双赢目标,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抓住阻滞林业发展的“牛鼻子”,加固生态保护制度根基,解决农村土地经营的主要矛盾,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改革释放了林地林木的财产和资源价值,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完善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公益林动态管理机制,依法放活集体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推动林木采伐审批减证便民。同时,在金融服务保障下,林下种养、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多元的就业增收机会。“林改第一村”福建省武平县捷文村,改革使村民获得产权安全感、经营自主权、金融可得性及合作组织支撑,森林覆盖率从78%升至84%,村民人均林业收入超万元——这正是系统破解“林改四问”的生动缩影。

改革创新赋能发展,生态富民凝聚人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曾停歇,集体林业发展从未止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改革的渐进、深化,广大集体林区“两山”之路越走越宽,生态美百姓富的画卷日益生动。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阅读 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