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双碳资讯 > 固碳故事 > 正文

生态文学 | 呦呦鹿鸣

媒体:必威体育  作者:陈卫中
专业号:林森
2025/5/19 13:54:55

为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繁荣生态文学,弘扬生态文化,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必威体育、中国作家协会面向全社会联合组织开展第七届“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品征集活动,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各方踊跃投稿,现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15年前,这块土地没有名字,现在叫野鹿荡。从此,世界上有了一个叫野鹿荡的地方。”这是野鹿荡入口处的一段话。

野鹿荡,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名字,更是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国”,是现实版的“绿野仙踪”。

(一)

野鹿荡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世界自然遗产地内的一片滨海湿地。2009年,在成为自然遗产地的前10年,这片滩涂湿地就被规划为保护地,命名为“野鹿荡”,成为野生麋鹿的生活家园。

认识野鹿荡,可以从解析“野鹿荡”三个字开始。荡,有两层意思,一者表示积水长草的洼地;二者表示广大平坦的样子,实际上野鹿荡就是一块200公顷的沿海平原型湿地,沟塘交错,芦苇丛生。鹿,指麋鹿,传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坐骑就是它,俗称“四不像”。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种群,有8000多头。野,也有两层意思,一是野生麋鹿,这里见到的麋鹿都是野外放养的,甚至是野外繁殖的;二是原生状态,这里没有过多的开发利用,基本保持着滨海滩涂的原始特征,野味十足。

野鹿荡,古老又年轻。说年轻,是因为在荒野中开始建设这片野鹿荡,才不过十几年。说年轻,还因为这片荒野从海洋中走出来也不到200年。公元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盐城段黄海海岸线还在现盐城市区范公堤一带,这里还是汪洋一片。这一年,黄河夺淮河水道入黄海,带来了大量泥沙,海岸线迅速东进。公元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北归以后,这里继续缓慢淤涨,才形成如今的滨海陆地。说古老,因为这里的每一粒泥沙,都是跟着黄河水从古老的黄土高原而来。说古老,还因为在这次成陆之前,这里已经历了至少3次海陆的演变。用“沧海桑田”来形容野鹿荡和这片滩涂,再恰当不过了。

漫游野鹿荡,可以不用车,也不用船,只用双脚。虽然有点累人,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主人们”的打扰。悠闲其中,感受海风从头到脚地恣意抚摸,领略这片湿地的大美风光,欣赏野生麋鹿的日常,与大自然相融相亲。

记忆中,两次野鹿荡之行最为难忘。一次是在7月,“鹿王争霸”的时节。滩涂草木葱茏,弥漫着雄鹿特有的气息。两片池塘间的草地上,有一群麋鹿,大概20头,有的在低头吃草,有的坐在地上休息。一头雄鹿走过来,树杈状的鹿角长在头顶,伸向天空,鹿角上还挂了几缕青草,尽显王者威风。它在鹿群周围巡逻,守护自己的领地和“女人”,时刻警惕着其他雄鹿的入侵。面对这头雄鹿,生命和力量的感动油然而生。另一次是在11月初,此时的野鹿荡已经准备“冬眠”,但令人惊奇的是,滩涂并不是一片枯灰。放眼远望,野鹿荡内火红一片,十分显眼。丹顶鹤等冬候鸟也飞来了,凌空飞舞。同行的园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就是著名的红滩涂。这片红,来自滩地上生长的盐地碱蓬。碱蓬有耐盐的本领,能在这个盐土滩上蓬勃生长,夏天的时候绿油油一片,深秋冬初由绿变红,呈现出壮观的滩涂红。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在这样的沿海滩涂上,演绎出如此动人的场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天空升起无人机,让我们有机会从空中俯瞰整个野鹿荡,如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沟塘、草地、树木交织其间,野鹿自由地奔跑,群鸟欢快地飞翔,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在滨海滩涂上尽情演绎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二)

在野鹿荡,我遇见一位老人,他的名字叫马连义。他是创建野鹿荡的发起人,也是野鹿荡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推动者和见证人。

和老马交流,听他讲野鹿荡的故事,让我感动,也让我诚服。

马连义出生在大丰,在这里度过了年少时光。他的青春岁月属于高原,在西藏工作生活了近20年,其中14年在藏北草原。后内调回家乡,从事宣传工作。

西藏和大丰相距万里,但在马连义的心中,两地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只是因为故乡和家乡,还因为一条关联两地、奔泻万里的长江。在唐古拉山下有一个小镇叫雁石坪,背后是格拉丹东冰川,门前是青藏公路,再往前50米就是沱沱河,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当年,他曾多少次骑马蹚过沱沱河,那里后来划归三江源国家公园和藏羚羊保护地。回到大丰,马连义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王颖那里得知,家乡一带在1万年前是古长江的北入海口。

“从发源地到归属地,我的生命竟然和长江紧紧连在一起。”马连义找到了这片滩涂,他要创建一片家乡的滨海生态保护地。

野鹿荡的创建人,一共有6位“老头”。说是“老头”,一点也不假,马连义、程同福、周惠良、李庆虎、陶鹤鸣、倪光保,当年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

“这里地质、地貌、地标三位一体,是南黄海潮间带的核心区位,见证了中国陆域走向海域的全过程,把这里做成一处鹿、鸟、鱼、草和滩涂、大海和谐共处的‘理想国’。”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马连义开始追寻心中的“野鹿荡”。

6位老人自筹经费,疏通了沟河港汊,栽种了树与草,将荒滩变成绿洲;开辟了80公顷的浅水湾,通过人工补水,保持水位40厘米至60厘米,每年投放大量鱼苗。曾经的海滩荒地变成了生命乐园,水草丰美,麋鹿栖息,鹤鸟盘旋。

经过10多年的建设,现在的野鹿荡已成为大丰麋鹿保护区野外放养麋鹿的主要生活场所,扩大了野生麋鹿种群。同时,每年还有几十万只鸟在这里栖息、越冬、繁殖,其中有丹顶鹤、白鹤、黑脸琵鹭、小青脚鹬等。

“你们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微型‘理想国’。”2023年8月,大丰川东港入选国家美丽海湾时,评审专家对野鹿荡的保护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马连义经常放在嘴边,一遍遍地讲。故事的主人翁叫陶鹤鸣,是6个“老头”中的一个。

老陶,厦门大学退休老师,野鹿荡第二任总干事。2013年来到野鹿荡时,“老头”已72岁,在这里待了4年,积劳成疾,2018年去世。临终前,老人托人送来4000多根木头,用于插在浅水湾供鸟儿站立栖息。“老陶,我给你在野鹿荡立个石碑吧。”“不用不用,我不会离开野鹿荡的。以后每天傍晚的时候,你们看到成群的鸟儿归来,站在了木桩上,那就是我回来了。”老陶因病而声音喑哑,但话里满是不舍和眷恋。

虽然马连义自己的家就在30公里外的市区,但为了心中的“理想国”,他大部分时间都吃住在条件极其简陋的野鹿荡。

通过对麋鹿的长期观察研究,马连义写出了《麋鹿回归的季节》《麋鹿观察家》《大丰麋鹿》三本书,其中《大丰麋鹿》作为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作品在英国伦敦展出。

(三)

野鹿荡,是一片保持着原始生境的滨海湿地,是野生麋鹿的生活家园,也是一片极其难得的暗夜星空保护地。

暗夜星空保护地也称暗夜公园,是国际暗夜协会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的一些暗夜条件较好的公共保护区。暗夜星空保护地的存在主要是为了保证人们还有地方可以观赏美丽的夜空,尽量遏制城市光污染对自然环境的侵蚀。

野鹿荡地处沿海滩涂,方圆40平方公里内没有光污染,夏季银河明朗,冬季猎户星座清晰,平均全年可观察星空天数达238天。

因与西藏千丝万缕的联系,当马连义得知那曲正在筹建暗夜星空保护地的消息,再望向头顶繁星时,他的心中确立了新的目标。他要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设一处暗夜星空保护地,呼唤人们要更大力度保护环境和生态,让暗夜中仍能星光灿烂。

星光不负赶路人。2019年,全国首届暗夜星空保护大会在野鹿荡举行,发布《中华暗夜星空保护盐城宣言》。2020年9月,野鹿荡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世界暗夜星空保护地。

野鹿荡是继西藏阿里、那曲之后的第三家,也是我国长三角地区唯一的暗夜星空保护地。“天和地是连在一起的,没有地上的生态保护,暗夜星空保护就是一个幻想。”马连义庆幸当初选择建设野鹿荡的路,走对了。

(四)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总算知道麋鹿为什么又叫‘四不像’。”野鹿荡的展厅内,一群“小客人”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好奇地参观各种动植物图片和标本。他们听到了悠长悦耳的鹿鸣,看到了翱翔天空的鸟群,踏上了水草丰美的滩涂,欣赏了璀璨浩瀚的星空。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领略到不同于城市的湿地风光,度过一个又一个收获满满的研学之旅。

如果不能吸引青少年的目光,野鹿荡终将只能局限于一片原始湿地,暗夜星空也将失去应有的魅力和意义。马连义把“理想国”的未来,定位于青少年科普基地。

自2020年起,马连义在野鹿荡创办大自然讲堂,开设《南黄海潮间带文明框架》《川东港美丽海湾地质勘探及化石出土》《暗夜星空保护》《北京时间观察》等8个专题,几年间共讲课400多场次。

“许多学生考上大学或出国留学时,我们都会赠送野草种子,把家乡生态文明的种子埋进他们心里。”老马说。

现在,马连义的女儿是大自然讲堂主要义务授课教师,他的孙子在野鹿荡做志愿者。

地面是古长江入海口,天空是星光璀璨,中间是鹤舞鹿鸣。这就是今天的野鹿荡,万类霜天竞自由。

作者简介

陈卫中,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盐城市作协生态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作品见于《连云港文学》《扬子晚报》《齐鲁晚报》《中国自然资源报》等。

来源 | 中国环境报

编辑 | 廉伟

阅读 105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