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业界动态 > 碳汇项目动态 > 正文

绿色发展 从风沙源到每年120亿元生态服务——探寻塞罕坝精神之四

媒体:长城网  作者:镡立勇 等
专业号:碳汇信息员
2017/7/5 6:42:31

55年前,塞罕坝是北京沙尘暴的风沙源之一,目前,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泽被着京津,造福着地方,被誉为“华北的绿宝石”。塞罕坝,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生动地演绎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朋友给我们推荐的时候,我们还不相信,真到了这里,才感受到这里美得超乎想像!”6月25日,记者在塞罕坝采访时,一位来自辽宁的游客这样向记者表述自己的感受。

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在夏季,除了绿色的松涛,草原上的颜色十分丰富:黄色的虞美人(俗称野罂粟),金黄色的金莲花,粉白色的干枝梅,雪白的走马芹,紫红的铜锣花,橘红色的野百合,湛蓝的鸽子花……

无论是网上的旅游攻略,还是现实中的游客口口相传,塞罕坝作为旅游景点,几乎一致被给予了很高评价。

“塞罕坝森林旅游业开始于1992年,当时由于自发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塞罕坝因势利导才发展起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塞罕坝已经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产业链。”塞罕坝旅游公司办公室主任田亚伟向记者表示。

尤其是近几年,塞罕坝林场累计筹集资金1.7亿元,建成了七星湖湿地公园、木兰秋狝文化园、塞罕塔、金莲映日园、滦河源头等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工程。目前公园内各类宾馆、度假村达到120余家,日接待能力达到1万人次以上。目前,来塞罕坝旅游的年均人数已达5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到4500万元。

绿色发展,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路越走越宽。除了旅游,近年来,塞罕坝还重点打造了绿化苗木产业。目前已经完成基地建设8万余亩,培育了云杉、樟子松、白桦、油松、落叶松等多品种、多规格的大量优质绿化树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棵2米左右的云杉树苗,就能卖到百元,效益还是比较理想的。”塞罕坝林场森防站站长国志锋介绍。

绿水青山,空气都能卖钱。森林每年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按照中国碳汇基金会测算,塞罕坝林场有45万余亩的森林可以包装上市。根据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交易总额可以达到3000多万元。

资料显示,木材产业曾经是塞罕坝支柱产业,一度占全部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随着森林产业链的拓展,塞罕坝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大幅下降,目前仅占全部收入50%以下。

“以前我们特别羡慕对面的蒙古牧场,牧场的食堂里四季有肉,过年每家都可以分到肉。现在,对面的牧场开始羡慕我们了,因为我们职工的收入比他们高很多。”6月25日,在与内蒙相邻的塞罕坝北曼甸林场,国志锋向记者介绍。

绿色发展需要一种境界

历史上,塞罕坝就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公元1681年,康熙在此设立了“木兰围场”(满语,意为哨鹿狩猎)。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自康熙二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共在“木兰围场”“肄武、绥藩”105次。

然而,在历史的发展中,总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也有一些必然的要素。

随着清朝统治逐渐衰弱,1863年清政府对木兰围场开围放垦,之后,无度的索取、不断的山火和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性采伐,使这里的森林荡然无存。到新中国成立时,这里已经成为浑善达克沙地的一部分,绿水青山不在,金山银山更无从谈起。

“从塞罕坝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贪婪是绿色发展的大敌。绿色发展,首要的原则是社会效益,精致的利已主义是发展不起来绿色产业的。”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刘海莹说。

从55年前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开始,塞罕坝的历史也是一部泽被京津、造福地方的历史,这充分反映了塞罕坝人的一种境界。

专家测算,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同时,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塞罕坝的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

森林改变气候,气候改变生态。塞罕坝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其成为珍贵、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据统计,目前塞罕坝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

“每年周边群众上山采摘蘑菇、野菜、药材等项收入就在数百万元。”国志锋介绍。

在目前正在执行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经营方案”中,记者看到,塞罕坝依然将生态效益放在首要位置,明确提出“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效能,保障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在网上,塞罕坝的风光绝对属于“霸屏”级的,“每一个画面都是一首诗”是对塞罕坝风光的最好评价;然而,塞罕坝人以“功成不必在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自家栽树,邻居乘凉”的境界,55年坚持绿色发展,这才是真正最美的风景,最美的诗!

记者 杨金文 刘飞 胥文燕

阅读 6363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