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以下简称《年报》)。
《年报》指出,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略偏高趋势,2024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79℃,较1991—2020年气候均值略高0.05℃;北极地区持续增温,2024年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6.89℃,较1991—2020年气候均值高0.65℃。
极地是地球气候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热量、动量和水分交换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极地变化及其引发的连锁效应对全球气候系统影响深远。统计显示,1979—2024年,北极增温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0.18℃/10年)的2.9倍。
《年报》指出,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南极海冰范围年度最低值为197万平方公里,是史上第三最低记录;年平均和年最大海冰范围,位居历史第二。北极海冰持续偏少,最小值为421万平方公里,位列历史第七低值。2024年12月的北极海冰范围(1142万平方公里)创自1979年以来46年间该月份的最低纪录。
《年报》首次增加极地海洋表面温度评估,指出南极海域太平洋扇区的海洋表面温度相比同纬度其他区域略高,夏季除威德尔海和罗斯海部分海域仍有海冰覆盖外,南极大陆沿岸区域的海冰几乎完全融化。北冰洋整体海表温度较常年偏高,但区域温差悬殊,巴伦支海创历史新高,楚科奇海则创下历史新低。
中国气象局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部门,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大力推进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不断提升南北极地区的气象观测和科学研究能力。目前,我国已建成由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南极长城气象站、昆仑气象站、泰山气象站及罗斯海气象站等组成的极地气候变化观测系统,支撑应对气候变化。
这是中国气象局连续第三年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评估要素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反映极地气候变化基本情况。
编辑:王亮 王素琴
发布:刷克
审核:段昊书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