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双碳资讯 > 固碳故事 > 正文

观鸟经济:一只白鹇带来乡村新生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黄中泉 廖美英
专业号:林森
2025/5/9 8:56:51

晨雾未散,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的山林间已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鸟导熊生春像往常一样,拎着装满玉米粒的竹篮,走向村后的白鹇观鸟点。他轻声吹起模仿鸟鸣的口哨,不一会儿,几只白鹇从林间翩然而至,优雅地啄食。这一幕,被隐藏在不远处观鸟点的游客用镜头一一记录下来。

图片

白鹇(张爱娟 摄)

“太美了!就像在拍电影!”来自南京的摄影师吕女士兴奋地调整着三脚架。这是她第三次来丰田村,只为捕捉白鹇在晨光中展翅的瞬间。她的镜头里,白鹇的翎毛泛着银光,像极了传说中的“山凤凰”。

丰田村的“观鸟热”,始于2017年永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爱娟的一次偶然发现。那天清晨,她在拍摄山林美景时,突然听到一阵清脆的鸟鸣声。循声望去,几只体态优美、翎毛华丽的鸟儿穿梭于松树间,像从画里走出来似的。“这是白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她立刻拍下照片发到朋友圈,没想到竟让丰田村这个“观鸟胜地”一下就声名远播。

张爱娟的镜头宣传,改变了村民的生活,引起了乡里的重视。在多方推动下,丰田村先后设立了22个白鹇观鸟点、2个白颈长尾雉观鸟点,以及鹰雕、林雕、白眉鹧鸪观鸟点3个,熊生春等20多名村民转型成了鸟导。“以前靠山吃山,现在靠山养山。”熊生春笑着说。他每天清晨喂鸟、观察鸟群习性,成了游客眼中的“鸟语者”。

观鸟热潮带火了丰田村的经济。村里纷纷开起了农家乐、特色民宿,熊生棣既是鸟导,也是民宿老板,他率先把自家土菜搬上餐桌,推出了“观鸟套餐”。在他的带动下,全乡目前已有20余家民宿、200多张床位,年可接待游客数万人次。游客们吃着特色畲族美食,听熊生棣讲山林故事,临走时还不忘买几罐村里自产的蜂蜜。“去年蜂蜜卖了300多瓶,比往年翻了3倍!”熊生棣乐得合不拢嘴。

更让村民惊喜的是,观鸟经济还把年轻人带回了村子。“观鸟经济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回乡创业,村民每家年均收入可达10万元,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丰田村村委会副主任熊启武欣慰地说。

村里的变化,丰田村村支书林恢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前年轻人往外跑,现在个个抢着回乡。”他指着村口新修的停车场说,“村里修了47个错车道、192米波形防护栏、53个轮廓标和21个广角镜,交通更便利更安全了,已吸引了3万多名国内外游客及摄影爱好者慕名来观鸟打卡。”

2024年,永安市首家观鸟协会在丰田村成立,并举办了“生态青水观鸟胜地”海峡两岸(永安)鸟类摄影大赛。大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摄影爱好者齐聚永安,用镜头捕捉鸟类的精彩瞬间,展现永安鸟类的魅力,极大提升了永安观鸟胜地的知名度、美誉度。

暮色渐浓,观景点上的游客渐渐散去,熊生春也收起了竹篮。路过村口的“农特产品店”,店员正忙着打包当地的蜂蜜、笋干、茶叶等农产品。熊生春驻足,指着包装精美的特色旅游伴手礼对游客说:“这些都是我们畲乡特色产品,可买点回去让亲朋好友也尝尝。”

山林深处,白鹇的鸣叫声再次响起。白鹇引客,生态成金,“生态流量”变“致富密码”的丰田村故事,还在继续。

图片

编辑:李圣薇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阅读 10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