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为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强化优秀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栏目展播第三批优秀案例好经验好做法,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
浙江省灵山港(衢州市段)
灵山港是衢江右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720平方公里,灵山港衢州段长56公里,流域内兼备山脉、河川、丘陵、平原等地形地貌,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
突出问题
整治前,“北乡一头猪,南乡一根竹”的灵山港(衢州段)及其支流生猪养殖粪水、炭化篾加工等工业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直排,垃圾随意堆放,致使流域水质恶化,生境与生物多样性受损。
灵山港火车遗址段整治前
灵山港火车遗址段整治后
主要做法
多年来,衢州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深化“五水共治”“三水统筹”,依托自然禀赋和人文条件,多部门齐抓共管,科学规划、系统治理,开展灵山港(衢州段)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
一是助推产业绿色转型。通过“拆、改、治”攻坚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6家,关停低效竹加工企业260余家,整治淘汰“低、小、散”问题突出企业(作坊)21家,拆除生猪养殖场(户)1452家,倒逼“两高两低”企业转型升级。斥资20.6亿元打造全竹绿色循环产业园,招引国内外食品饮料头部企业投资建厂。
灵山港岸带修复治理前
灵山港岸带修复治理后
二是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制订《龙游县“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共铺设污水管网79公里,新建污水提升泵站6座及污水处理厂1座,投资6.6亿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农户受益率达80%以上。
三是深化生态保护修复。明确生态流量保障方案,重塑河道两岸深潭、浅滩、湿地、绿洲等自然岸线,种植耐水湿树种、乔灌草等植物,绿化河道两岸面积达810亩,为生物提供健康的生境系统。结合生态河道布置回流区、静水区和砂石鱼道,科学放养本土鱼类1亿尾,定期捕捞清理外来入侵物种。
四是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建立龙游、遂昌两地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针对群众反应强烈、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企业和生猪养殖场,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数3664人次,立案处罚环境违法案件50起,移送公安机关5起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对4家非法污染加工作坊采取查封、扣押措施。
灵山港沐尘溪段治理前
灵山港沐尘溪段治理后
五是构建人水和谐场景。挖掘并发展龙和洁水养鱼、灵山豆腐庙下酒等传统产业,培植龙游黄茶、铁皮石斛等新兴产业,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让丰富水资源优势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投资1.4亿元修建堤防、岩石护岸、步道、便民节点,打造生态观景、露营住宿、休闲垂钓等亲水节点80余处,形成贯通城乡的滨水绿道网、辐射镇村的亲水活动圈。
治理成效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灵山港基本实现“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的美丽景象。年均流量达到保障目标,岸坡植物覆盖率达90%;自然岸线率达81%,水生植被覆盖度明显恢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13种增加至23种,水上白鹭成群,水中石鳞、石斑、赤鳞鱼等22种鱼类重新回归,源头区“水中国宝”桃花水母出现,物种数与种群数明显恢复,外来物种入侵得到有效控制;国控断面水质连续8年稳定在Ⅱ类,基本实现“人水和谐”。灵山港景观带亲水圈及便民设施覆盖率达90%。流域环境质量改善,吸引了7家年产值达20.12亿元的绿色食品企业入驻,撬动了总投资200亿元的优质旅游项目签约落地,2023年流域属地生产总值较2013年增长102%,“两山”转化路径持续拓宽。
图为灵山港姜席堰段
经验启示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衢州市紧密结合自然禀赋和人文条件,以“水质优良、生态健康、和谐宜居、文化彰显、美丽乡村”为建设目标,积极推动河湖长制建设,打造数字灵山港,为山区源头河流保护修复与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借鉴。
供稿 | 必威体育水生态环境司
编辑 | 张石燕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