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聚焦绿色发展正成为全球议题,探索一条兼顾经济发展和气候目标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至关重要。
10月13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举办2023中国气候变化传媒沙龙秋季午餐会,来自国际组织、高校、智库等多行业的专家学者,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全球治理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与会专家指出,国际环境问题与国际政治形势紧密相连,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环境治理在国际政治舞台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方面,我国推动了《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成为引领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力量。在今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和概括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便是其中之一。
各国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能源安全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承诺最新进展如何?围绕前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全球环境政策顾问李硕进行了现场专访。
李硕(右一)参与圆桌讨论 每经记者 周逸斐 摄
NBD:当前绝大部分国家还难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否应该更注意在实现减排目标和降低化石能源比例之间的平衡?
李硕: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都面临一个困境,就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势头或者说减碳的势头似乎出现一个回潮。
我认为,2020年、2021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高峰,基本上各个国家都提出自身新的气候目标。但在接下来这两年,出现了诸如地缘政治危机给能源供应带来巨大压力、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不甚理想等状况,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回潮。
我觉得总体上看,当前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进入了一个深水区,各类风险和挑战开始不断增多。
NBD: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呢?
李硕:还是要回到气候经济的角度。要让大家更多了解低碳技术,还有脱碳实践给经济带来的正向收益。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而且这一点不只是一个说辞、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比如中国出口产品的“新三样”,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代表。
NBD: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目前已经到了2023年,如今发达国家气候融资落实的情况如何?
李硕:资金问题是每次气候谈判的焦点。这件事情的背景如你所说,2009年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业内的共识是,发达国家一直未能兑现到2020年为发展中国家筹集1000亿美元年度气候融资的承诺。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被要求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完全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承诺。今年已经是2023年,即将举办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就是要对此给出一个明确说法。
其实,气候资金这笔账很难算清楚,比如到底什么样的钱可以算气候资金?是公共资金还是私营部门资金?都可能存在争议。
而且从明年气候谈判开始,又会出现一个新讨论,即在2025年之后,是继续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承诺,还是提高数额,届时预计还会围绕“谁出钱”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NBD:全球气候变暖也是外界一直关心的话题,《巴黎协定》规定要将全球气温上升的限制在2℃以内,并力争实现1.5℃,如何理解这一目标?
李硕: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各方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
其实,当时有一个很激烈的讨论——应该定2℃还是定1.5℃?这背后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1.5℃,对减排的要求非常大,当然环境效益肯定比2℃好很多。而假如定在超过2℃,对全球生态影响会非常大,对小岛屿国家更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经常拿珊瑚礁举例——当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时,部分地区的珊瑚礁会消失;而假如在气温上升在2℃以上,海水温度的上升会导致与之共生并提供食物的藻类大量丧失,从而导致全球珊瑚礁消失,这一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几乎就没有了。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